【关税影响解读——稀土】对部分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之市场影响简析
发布时间:2025-04-08 22:03:19      来源:安泰科

事件背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等有关法律法规,4月4日,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发布2025年第18号关于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的公告,并于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此次中国政府依法对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目的是更好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相关物项具有军民两用属性,对其实施出口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将相关物项列管,体现了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一贯立场。中方愿通过双边出口管制对话交流机制,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合规贸易。

下面我们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种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可能对市场产生的影响做一简要分析。

一、 稀土分类

稀土包含17种元素,由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15种镧系元素和钪、钇组成,被称作“工业维生素”。因其独特的光、电、磁等特性,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通讯、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按萃取分离分类,稀土元素通常分为轻稀土、中稀土和重稀土三类,其中轻稀土包括镧、铈、镨、钕等资源丰度较高的元素,中稀土包括钐、铕、钆、铽、镝等元素,重稀土则包含钬、铒、铥、镱、镥、钇等高价值元素。此次我国政府实行出口管制的7种元素均为中重稀土元素。

二、 稀土不稀,但全球中重稀土资源十分稀缺

全球稀土资源分布极不均衡,轻稀土矿广泛分布于中国、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格陵兰等地,而中重稀土矿主要集中在我国南方省份、东南亚地区及巴西等南美洲地区,其中我国江西赣州等地的离子吸附型矿以重稀土元素占比高而著称。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24年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稀土资源总储量约9100万吨(以REO计),主要分布在中国(4400万吨)、巴西(2100万吨)、印度(690万吨)和澳大利亚(570万吨),四国合计储量占全球总量的85%。我国稀土矿产资源储量大、品类齐全,呈“北轻南重”的分布特点。其中,轻稀土资源分布于内蒙古、山东及四川等地,占我国稀土资源储量的90%以上,主导全球供应;重稀土资源分布于江西、福建、广西、广东等地,掌控着全球90%以上的中重稀土冶炼分离产能,具有独具特色的战略资源优势地位‌。

三、 我国轻稀土矿产量持续增长,但中重稀土矿产量维持稳定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稀土生产兼顾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实行稀土生产总量控制计划。年度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指标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制定,并下达至大型稀土集团。其中,年度矿产品开采指标以岩矿型稀土矿开采指标和离子型稀土矿开采指标分别下达。自2018年以来,我国岩矿型稀土矿开采指标持续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4%,而离子型稀土矿年开采指标则一直保持在19150吨,维持稳定。

四、 我国稀土产品出口中,中重稀土相关产品占比较低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产品出口国,出口的稀土金属、氧化物和化合物等产品主要以镧、铈、镨、钕等轻稀土产品为主,镝、铽、钇等中重稀土产品通常占比较低。2024年,我国出口稀土金属约8900吨,镝、铽、钇等中重稀土金属出口量占比仅为0.5%;出口稀土氧化物2.3万吨,氧化镝、氧化铽、氧化钇等中重稀土氧化物出口量占比约13%;出口稀土化合物2.3万吨,镝、铽、钇等中重稀土化合物出口量占比约2.5%。日本是我国中重稀土金属和氧化物的最大出口目的地,美国是我国以钇为主的中重稀土化合物的最大出口目的地。

五、 我国稀土永磁材料的出口以含铽镝的钕铁硼永磁材料为主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消费国,稀土永磁材料是稀土最大的应用领域。我国稀土永磁材料产能占全球90%以上,居全球首位,其次为日本。其中,钐钴永磁材料作为第二代稀土永磁材料,凭借其卓越的高温性能,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钕铁硼永磁材料作为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具有优良的磁性能,特别是添加铽、镝等中重稀土元素的钕铁硼永磁材料,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工业电机、节能家电等领域。

2024年,我国钕铁硼磁材产量约30万吨,出口量5.8万吨,出口的钕铁硼永磁材料以添加铽镝的高性能钕铁硼为主。其中,我国对美国出口稀土永磁材料7446吨,约占我国出口总量的13%。

综上所述,我国此次对7种中重稀土元素相关物项实行的出口管制覆盖范围从上游氧化物到下游合金、磁材等应用产品‌,短期内由于国外难以形成替代供应链,将对全球供应链造成一定冲击,导致价格波动,但同时也有望成为重塑全球稀土产业格局的一次契机。具体来说,一方面会使国外更加重视稀土等关键矿产资源的战略价值‌,加快国外稀土产业链的恢复和重建,形成多元化供应格局,减少对我国的依赖;另一方面我国也有望迎来产业升级的机遇‌,推动国内企业向高附加值产品延伸,强化全产业链优势,增强我国在高端材料领域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