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供需基本面来看,全球范围内,碳酸锂供应过剩,主要得益于资源端的释放和消费端动力电池增速放缓以及储能电池的增速不及预期。2024年预计市场供应过剩格局还将持续;
从利润来看,Q4矿价谈判后,澳矿价格一路下泄,目前成本还在13万附近,外采全部被击穿,今年国内主要新增资源宁德的梘下窝成本也在10附近,盘面也已击穿;
从库存情况来看,四季度由于下游接货不畅,锂盐厂库存累积,下游原料库存处于较低水平。下游低库依旧是做空风险点,因为超低库存意味着明年需求端若有好转,价格会有超预期反弹;
从市场结构来看,近期上市后的Back结构已经被打破,目前尚未形成规则的Contango结构,后期随着过剩格局持续,碳酸锂有望完全转为Contango结构。
核心观点
2024年供应过剩已成定局,但当前资金博弈激烈,盘面低点或在年内出现。后期行情突破当前僵局或有两条路线可循:一是2401合约交割,超大仓量离场,正值年底,消费无亮点表现,盘面迎来一波小幅反弹行情;二是交割无悬念表现,盘面持续寻底,直抵7万附近的空头终极价位,而后震荡静待下游补库带来一波反弹行情。长期看,供应过剩背景下,维持逢高沽空操作思路。短期可结合供需错配进行相关套利操作。
正文
1. 2023年碳酸锂市场回顾
1.1 期价走势:供应过剩,期价跌不止
今年全年碳酸锂价格一路狂泻:1-4月锂盐厂原料备库充裕,产量不减,下游由于累积大量库存以去库为主,出货压力凸显,库存累积,价格大幅回落;5-6月国内云母新增供应有限,海外锂矿价格高涨,生产成本抬升,价涨下游主动补库,库存去化,持货方挺价意愿明显;7-9月各个环节高库存未能有效去化,供需矛盾不突出,期货品种上市,期现联动下行,于14-15万处寻得短暂支撑;10-11月,下游补库缺失,消费被证伪,同时海外资源增量兑现,价格进一步寻求低成本支撑。
1.2 现货市场:期价带动,现货持续回落
现货市场在期货上市后一路下跌,从年中30万吨跌至当前的十万元附近,最新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已经跌至12.6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价格已经跌至11.35万元/吨,现货持续处于升水状态。电-工碳价差整个四季度一直维持在万元/吨附近。
2. 基本面:全球供需分析
2.1 澳洲锂矿:正常放量,符合年初预期
当前澳洲锂矿在产的有以下几所矿山:Mt Cattlin预计今年全年产锂精矿为23万干吨,同比增长91.35%;Pilgangoora预计今年全年产量68万吨,同比增加28.64%;Mt Marion预计今年全年产量30.5万吨锂精矿,同比下降10.19;Greenbush预计今年全年总产量为150万吨,同比增加11.23%;Wodgina全年总产量预计为43万吨,同比增144.32%;Finiss今年投产,全年总产量6万吨。
今年三季度六大矿山的销量环比涨跌互现,具体看Mt Cattlin三季度该矿山销量6.83万吨,季度环比增加65.37%;Pilgangoora三季度该矿山锂精矿销量12.67万吨,环比下降18.62%;Mt Marion矿山三季度销量12.8万吨,季度环比增63.26%;Greenbush三季度该矿山总销量为39.2万吨,季度环比增长27.68%;Wodgina三季度该矿山销量为6万吨,季度环比下降29.41%;Finiss三季度总销量为2.34万吨精矿,季度环比增幅387.5%。
通过梳理澳洲各大矿山的产量情况可以看出,2023年澳矿总产量预计在312万吨上下,略差于年初326万吨的预估值,2024年澳矿预计总产量350万吨以上,同比增幅13.12%。
2.2 南美盐湖:部分投产延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南美锂三角,南美盐湖主要布局的企业包括ALB雅宝、SQM、Livent、Alkem以及中国赣锋锂业、青山、紫金矿业等。ALB雅宝、SQM、Livent、Alkem布局较早,2022年之前旗下控股的盐湖逐渐投产,爬产。2022年SQM公司的阿塔卡玛盐湖18万吨锂盐产能全部投产,规划2024年总产能升至21万吨。
南美盐湖由于部分新投产产能爬坡以及部分新投延期,2023年南美整体产出量有所下调,整年产量增量3.1万吨,主要来自雅宝以及SQM产能的释放。考虑已有项目的爬产以及部分新增产能的投产,2024年南美总产量增量预计在8万吨,增量主要来自青山集团与Eramet合作的阿根廷Centenario锂工厂(一期)项目,Livent扩产以及SQM、雅宝扩产的产能增量。
2.3 非洲矿:基础设施以及品味等因素或将影响整体出矿量
中矿资源控股的津巴布韦Bikita锂矿400万吨/年锂辉石、透锂长石项目7月投料生产后,已经于11月初完全达产;目前非洲主要项目华友的Arcadia项目以及盛新锂能的萨比星锂钽矿项目均已投产,这三个项目将在未来降为国内以及印尼的主要锂盐项目贡献增量。
2.4 中国锂资源:云母增幅放缓,盐湖依旧贡献主要增量
国内主要的主要锂资源有四川的锂辉石矿、江西地区的锂云母矿以及青海的盐湖卤水。四川锂辉石主要锂辉石项目目前运行的主要是甲基卡项目、李家沟项目以及业隆沟项目,由于项目进展较慢,贡献的产量较少,2023年三个项目主要贡献不到两万吨的产量,2024年预计产量达到3万吨。
江西地区的云母矿,在去年贡献了较多增量,一方面是利润主导,另一方面去年江西地区很多钽铌尾矿也被拿来进行加工,今年年初市场对于江西地区的矿贡献预期较高,但由于年初的环保审查以及下半年的利润因素,江西地区的云母资源贡献量进行了下调,预计年内产量11万吨。2024年,考虑到宁德的梘下窝矿继续放量,增量较为明显,总产量将达14万吨。
青海地区的盐湖卤水资源,当前碳酸锂价格对于盐湖提锂影响较小,当地已有产能还在加足马力生产,未投产能也在按计划投放,目前盐湖依旧是国内产量的主要增长点,年内预计产量达11.5万吨,明年蓝科继续放量、恒信融继续扩产,总产量预计达到15.5万吨。
另外,加拿大Sigma公司100%持有的巴西Grota do Cirilo锂矿今年三月底投产,一期产能27万吨锂精矿(3.4万吨LCE),计划在2024年通过第二和第三阶段将产能提高到76.6万吨/年。7-9月该公司成功生产了3.88万吨5.7%品位的锂辉石,并成功发运了两批总计3.8万吨的锂辉石。
2.5 全球需求:动力电池领域
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出货量预计将接近1400万辆,同比增长近37.36%;2024年预计将达到1800万辆,同比增长28.85%。中国新能源汽车2023年预计产量900万辆,同比增幅24.64%,2024年预计产量达1100万辆,同比增速22.22%。
2023年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同比增速预计21.48%,2024年增速预计为18.11%。2023年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同比增速预计为49.61%,2024年预计同比增速为12.04%。2023年1-10月,我国动力和储能电池合计累计产量为611.0GWh,累计同比增长41.8%。1-10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294.9GWh,累计同比增长31.5%。其中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93.9GWh,占总装车量31.8%,累计同比增长6.7%;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200.7GWh,占总装车量68.1%,累计同比增长47.6%。
通过对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以及电池装车量的预估,我们不难看出,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时间段已经过去,未来或将维持20%上下的增速,特别是原料碳酸锂的下行周期中,产业链各个环节低库成为常态,对于碳酸锂的需求增速也将随之放缓。
2.6 全球需求:储能领域
2023年储能市场受国内外政策、库存管理、原材料价格、产能过剩等影响,增速放缓,根据InfoLink数据前三季度全球储能电芯出货规模达143.8GWh,其中大储、户储(含通信)分别为122.2GWh与21.6GWh,前三季度总出货环比增长缓慢。2023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预估自210 GWh下降到203GWh。从明细数据看,中国市场继续快速发展,占比较去年有明显提升,预计2023年全年中国出货量190GWh,占比95%。
储能电池市场属于消费未行,产能就已过剩的市场,两个月内储能系统在跌破1元/Wh后迅速跌至0.5元/Wh,这就意味着高成本地精整理的产能面临出清风险。2024年,库存压力以及海外高利率对于储能市场还将形成持续压力,预计全球总出货量245GWh,中国市场达到230GWh。相较前两年,增幅放缓,对于碳酸锂的需求增速也有明显放缓。
3. 碳酸锂基本面:国内供需分析
3.1 锂矿:非洲矿逐渐放量,进口矿格局逐渐发生变化
目前已经由年初5000美元/吨的高位回落至当下的2000美元/吨以下,跌幅已超60%%,近期的快速下跌主要来自锂盐价格下跌的影响。国内碳酸锂价格大幅回落,盐厂利润倒挂,锂辉石的采购受到抑制,倒逼矿价跟随回落。尤其是Q4矿价谈判后,部分企业使用新的M-1结算价后,矿价加速了下行。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3年10月中国锂矿石进口数量为45.9万吨,环比减少7.99%,同比增加80.3%。其中从澳大利亚进口34.6万吨,环比减少13.3%,同比增加76.5%。自巴西进口0.9万吨,环比减少71.3%,同比增加13.0%。1-10月中国锂矿石进口数量为362.1万吨,同比增加65.9%。其中从澳大利亚进口297.6万吨,同比增加48.7%,从巴西进口12.3万吨,同比增加49.7%。另外,从尼日利亚进口18.7万吨,同比增加319.0%,从津巴布韦进口21.4万吨,同比增加1001.2%。
3.2 碳酸锂:利润影响,整体开工率维持在五成上下
根据公开数据,1-11月份我国碳酸锂总产量41.7万吨,同比增长32.21%。按原料来分,1-11月,锂云母产碳酸锂11.75万吨,同比增长26.30%;锂辉石产碳酸锂13.42万吨,同比增长16.07%;盐湖产碳酸锂8.7万吨,同比增长34.68%;回收提锂7.8万吨,同比增长85.78%。由于利润水平一般,目前碳酸锂开工率50%左右的水平。预计2023年全年我国碳酸锂产量46万吨,2024年产量预计达59万吨,同比增幅30%。
虽然由于利润因素当前内国内碳酸锂企业维持较低水平的开工率,但是部分新增产能还是如期进行了投产,像新疆志存、金辉锂业、中信国安等项目都进行了投产。未来两年新增项目还将陆续释放(如下表所示)。
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1-10月累计进口碳酸锂12.14万吨,累计同比上涨7.59%。1-10月累计出口碳酸锂8889.44吨。从进出口国家上来看,国内碳酸锂的进口国主要来自智利和阿根廷,出口国/地区主要是日本和中国台湾;从进出口省份上来看,进口主要是上海市、江苏省和福建省,出口主要是四川省、广东省和江西省。
3.3 下游消费:正极材料以及电解液六氟磷酸锂生产情况
国内下游正极材料和电解液包括三元正极材料、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钴酸锂正极材料、锰酸锂正极材料以及电解液六氟磷酸锂。其中三元正极材料年内总产量达62.69万吨,同比下降4%;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总产量达122万吨,同比增幅24.46%;钴酸锂总产量7.67万吨,同比去年持平;锰酸锂正极材料总产量9.37万吨,同比增幅43.73%;电解液六氟磷酸锂总产量13.4万吨,同比增幅28%。2024年,考虑到动力电池方面磷酸铁锂电池对于三元电池的挤占以及储能领域的增幅,我们预计三元正极材料与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还将继续呈现2023年的这种涨跌互现的局面。
4. 库存与供需平衡
4.1 库存分析:主动去库+被动补库还将持续作用于明年市场
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累库180万GWh,今年前十个月,从我们的数据追踪来看,动力电池还在持续累库,正极材料厂产成品库存相较去年同期依旧处于较高水平但正极材料厂原料库存水平与去年同期持平,相反锂盐厂库存相较去年同期处于较高水平,但去年是产业链高利润水平下存在各个环节主动补库的背景下发生的,而今年原料下跌持续了几个月,产业链各个环节持续处于主动去库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2024年产业链去库压力依旧存在,如果原料继续下行,原料生产不减产的话,产业链各环节还将长期处于主动去库+被动补库的库存周期里。
4.2 供需平衡:全球
全球范围内,2023年全年锂资源进入过剩格局,主要原因是资源端的释放叠加需求端的一般表现。供应端的主要增量来自澳洲锂矿7万吨、非洲锂矿2万吨、南美盐湖3万吨、国盐湖4万吨以及国内硬岩石2万吨的增量;需求端主要贡献依旧在动力和储能领域,动力领域增量8万吨,储能领域2万吨。进入2024年,供应端的增量预计达26万吨,消费增量13万吨,过剩量相较2023年明显增加。
4.3 供需平衡:国内
国内2023年全年来看,碳酸锂处于供应过剩格局中。具体看,今年前四个月国内碳酸锂处于过剩状态,5-7月份,碳酸锂出现短暂的供不应求紧张局面,8-12月份处于紧平衡状态。2024年全年预计供应过剩格局还将延续,但依旧存在供需错配带来的结构性机会。
5. 成本与产能
今年碳酸锂价格大幅下行,意味着部分高成本产能将被出清。从成本角度梳理下来,国内外采辉石与云母的冶炼企业首当其冲,这部分企业目前的停产或是给大厂代工。2024年,全球范围内依旧供应过剩,这也就意味着部分相对高成本产能还将被出清。理论上,能覆盖需求的部分产能将留存下来。所以我们参考各家企业年报梳理其产量成本如下图所示:
6. 总结与展望
从供需基本面来看,全球范围内,碳酸锂供应过剩,主要得益于资源端的释放和消费端动力电池增速放缓以及储能电池的增速不及预期。2024年预计市场供应过剩格局还将持续。
从利润来看,Q4矿价谈判后,澳矿价格一路下泄,目前成本还在13万附近,外采全部被击穿,今年国内主要新增资源宁德的梘下窝成本也在10附近,盘面也已击穿。
从库存情况来看,四季度由于下游接货不畅,锂盐厂库存累积,下游原料库存处于较低水平。下游低库依旧是做空风险点,因为超低库存意味着明年需求端若有好转,价格会有超预期反弹。
从市场结构来看,近期上市后的Back结构已经被打破,目前尚未形成规则的Contango结构,后期随着过剩格局持续,碳酸锂有望完全转为Contango结构。
综上,2024年供应过剩已成定局,但当前资金博弈激烈,盘面低点或在年内出现。后期行情突破当前僵局或有两条路线可循:一是2401合约交割,超大仓量离场,正值年底,消费无亮点表现,盘面迎来一波小幅反弹行情;二是交割无悬念表现,盘面持续寻底,直抵7万附近的空头终极价位,而后震荡静待下游补库带来一波反弹行情。长期看,供应过剩背景下,维持逢高沽空操作思路。短期可结合供需错配进行相关套利操作。